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!对于出版社来说,新一年就像在新棋盘上开新局,最重要的就是规划年度选题,用好这个棋盘上的“车马炮”。从2019年年末开始,到202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前,多家出版社都举行了自己的年度选题论证会。
可以发现,在出版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当下,出版社的年度选题规划更加注重以双效统一为抓手,优化选题结构,切实提质增效。
前不久在山东教育出版社举办的2020年度选题论证与融合发展研讨会上,出版社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全部参会。专家们对选题分析的高站位,引来编辑们频频点头认可,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
做“优”:选择适合模式 进京更适用于专业社
年度选题论证会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,出版社一般会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,制定选题论证会的方式和流程。
对于以少儿图书、大众图书为主的出版社来说,因为选题时效性的问题,选题论证会可能会不定期举行,而不仅仅是在年度选题规划这个时间节点上。
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擅长策划畅销书,公司副总编辑蔡明菲告诉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记者,博集天卷是按照选题类型分成不同的选题论证组。每个选题小组有一个固定的召集人,由固定的选题组成员(包括公司领导层和该类选题资深产品经理)组成。选题论证会不定期召开,编辑提交选题论证单后由召集人负责组织开会讨论。在讨论过程中每一个选题组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对这个选题的看法,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。如果大家的意见出现严重的分歧,如果签约条件也不是特别高,那么公司会把最终的决定权放在部门,由部门来决定是否要做这个选题。
近年来,一些地方出版社开始选择在北京等出版资源丰富、专家集聚的一线城市举行年度选题论证会,希望借助“外脑”智慧,提高选题水平。
湖南出版单位进京开选题论证会时间较早,主要由省级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牵头。从2008年开始,就将全省出版单位的重点选题论证会从湖南长沙移到北京。2014年时,还将论证会改为座谈会,从过去单纯论证选题,改为征集和论证相结合,提高选题策划出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。
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分别于2018年、2019年年初,在北京举办出版规划研讨会,对未来一年甚至几年的重点选题和重大项目规划进行研讨论证。据了解,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,集团还将进京举行选题论证会。
山东出版集团从2018年开始,要求旗下出版社进京举行年度选题论证会。“此举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时代发展的新需求,适应出版产业发展的新趋势,实现集团更高远的发展目标。我们希望借助一流专家前瞻性的眼光、国际化的视野和丰富的学养,对出版社的出版规划、选题质量把脉问诊,优化提升。”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海涛如是说。
对于出版社来说,这种选题论证会也是一次非常好的让员工学习的机会。前不久在山东教育出版社举办的2020年度选题论证与融合发展研讨会上,出版社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全部参会。专家们对选题分析的高站位,引来编辑们频频点头认可,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
进京开选题论证会虽好,但并非适用于所有出版社。参加过多次出版社选题论证会的资深少儿出版人刘海栖认为,进京开选题论证会的方式可能更多适用于古籍、科技等专业出版社,因为它们具有学科专业性,需要这个领域的专家在学术上进行把关。但像以少儿、大众图书为主的出版社,社领导本身就必须是这个领域的专家,对这个领域的出版风向要有自己的判断。
做“远”:进行战略考量 搭建骨干工程
制定年度选题规划,更多时候考验的是出版社领导班子,因为他们需要从出版整体环境、出版社长远布局等角度进行战略上的考量。
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、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在参加山东教育出版社2020年度选题论证会时就提到,他希望一些大的出版社可以拿出时间、精力,踏踏实实研究近年来国际出版的新进展,包括从出版理念到出版内容、形式的革命性变化,使我们的出版品牌也能具有国际竞争力,真正走在世界前列。“这是出版人需要具有的更高远的追求。”邬书林如此表示。
浙江人民出版社近年来在主题出版方面表现突出,屡有图书荣获国家级大奖。记者采访该社社长叶国斌时是一个周六,他正在加班整理出版社新一年发展规划的材料。叶国斌说,虽然浙江人民社鼓励全体编辑积极提出年度选题,以培养编辑的主题出版、重点出版的思维,但并不作硬性要求。因为在他看来,考虑年度选题规划要有战略性、系统性,这必须由社长、总编辑亲自来抓。
现在出版单位几乎都涉足少儿出版,刘海栖向记者强调,无论是专业少儿社还是想做少儿书的其他出版社,都要搭建自己的骨干工程,把选题的四梁八柱搭起来。他发现,现在有的出版社在这方面缺乏战略性、前瞻性的思考,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做选题,互相不联系,前后没有衔接。“要有中长期的战略规划,围绕这些规划往前走,这样选题就会整齐。这就像是一个引导的点,做着做着就能连成一个面。”
刘海栖特别提到,出版社不要发动“人民战争”,让每个编辑都报选题,因为一个出版社真正能够出选题的编辑毕竟还是少数。真正的选题决策权要由社长或者班子决定。有的选题眼前看起来赔钱,但是如果少了这一块,就构不成完整的体系;有的选题是为了下一步的谋划。
这就是叶国斌强调的产品线思维。虽然主题出版非常具有时效性,但是叶国斌认为,仍然要打造出有影响力的产品线。东一本西一本不仅难成体系,形成不了影响力,在营销策略制定上也比较困难。他告诉记者,2020年,浙江人民社选题品种约490个,与2019年基本持平,包括七八条有影响力的产品线。
蔡明菲告诉记者,博集天卷也非常提倡产品线思维。比如文学产品线、励志产品线、社科产品线、生活产品线等等。一个好的策划可能会涉及其中1—2个产品线,那么他所策划的产品一般是围绕着这1—2个产品线去深耕,由点到面,而不是今天做一个文学产品,明天做一个生活产品,后天又跑去做一个励志产品。产品线思维让一个编辑可以去研究同类产品中哪些是最好的,哪些作者是最头部的。
做“实”: 体现特色优势 内容市场结合
做精做实、提质增效,这是近年来不少出版社在制定年度选题规划时所遵循的宗旨。
希望出版社的规模与体量在少儿社中并不算大,但是该社在选题生成、图书编辑出版、产品呈现上却颇有特色,社长孟绍勇对于选题规划如何做实做精有自己的思考。
在孟绍勇看来,成熟的出版社,无论体量大小,一定会有清晰的出版思路和明确的产品线规划,选题的提出、组织、落实,必然要结合自身的出版范围、出版特色和出版优势。不在本社出版范围的选题,不能体现本社出版特色和出版优势的选题,即便设计得再好,也要坚决摒弃。同时,选题上马要严格坚持“成熟选题论证原则”,尚在策划阶段、属于“概念性”的选题,距离图书出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可以跟踪、完善,但不宜提交编委会论证。已经成熟、提交编委会论证通过的选题,要指定编辑团队、编辑人员进一步完善,进入组织生产流程,根据既定的内容、大纲、体例、成书要求制定时间表、路线图,扎实推进,避免形成“僵尸选题”。明确为各级重点选题的,分管领导、总编辑甚至社长要密切关注选题实施过程,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营销计划,按时、保质出版,力争打造成精品。
做实选题规划,不仅要考虑内容优劣,还要与市场和读者需求相结合。比如,博集天卷的选题论证单虽然只是一页文档,但编辑需要填写的项目并不少,该选题的内容介绍、作者介绍、读者定位、卖点分析、同类书市场表现(当当评论数、开卷数据等)、营销方向、定价、预估签约条件、内容样张等,缺一不可。“在策划一个选题之初,只有这些问题编辑想清楚了,这个选题才有可能去做,而不是单纯觉得哪个内容好就去做,结果签下来后完全不知道怎么做、卖给谁。”蔡明菲还提到,新编辑往往会存在一个误区,看到什么都觉得是选题,碰到一个选题就一股脑儿扎进去,越看越觉得内容好,然而根本没有考虑市场和读者的需求,所以博集天卷对编辑的要求是既能沉进去看内容,也能跳出来看市场,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。
做实选题规划,还要有自我认知思维。叶国斌提到,浙江人民社目前有40个编辑,一个编辑平均一年做10个左右选题,这个量是比较实事求是的。
近几年,管理部门一直在对图书品种数和规模进行调控,希望持续优化图书出版结构,减量提质增效。但如同孟绍勇所言,单纯的选题减量,并不是管理部门的要求,也不符合读者对出版社的期待。在当前年出版图书品种较多,重复出版严重的情况下,出版社要考虑的是提高出版质量,在选题策划、组织、申报时去粗取精,挤去水分。“出版是一项创意产业,突出原创,强调出版的文化引领、文化创造、文化积累、文化传承功能,应该贯穿于选题研发、图书编辑出版的整个过程。”就像孟绍勇所言,从这个意义上说,目前市场上的好书远远不够,出版社要通过自身努力,为读者不断推出优秀的精神食粮。这既是出版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,更是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(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/网)
- 上一篇:海外百家书店联展讲好中国故事
- 下一篇: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黄强:用心编好教材这本大书